紧急提醒!广西被归类为防控I类地区!

2025-08-12 12:01:00

连日来

佛山、武汉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划分

广西被归类为

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Ⅰ类地区

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贯彻多病同防策略,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后续可视传播风险变化动态调整。


Ⅰ类地区(6个):

指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既往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较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Ⅱ类地区(11个):

指媒介伊蚊活跃期相对较长或既往有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的省份,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


Ⅲ类地区(8个):

指有媒介伊蚊分布、既往未报告过登革热本地病例,但存在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风险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西藏、陕西、甘肃。


Ⅳ类地区(7个):

指目前未监测到媒介伊蚊分布、既往未报告过登革热本地病例的地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8月2日晚,广东佛山“三水发布”发布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告知书,内容如下:

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无特效药可治!感染后可能出现持续高烧(39℃以上)、剧烈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发展为慢性病痛或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蚊媒传染病指的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传染。

针对基孔肯雅热,充分休息、补充液体以及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部分症状

专家强调,患者在排除登革热之前,切勿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降低诱发登革热出血的风险。


这里有一份

基孔肯雅热防护科普指南

请查收


(综合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人民日报、三水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