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冯政 许芯悦)夏至,是上半年最后一个节气,是北半球白昼时间全年最长的一天,是盛夏的起点。对于夏至节气,中医有怎样的认知,我们需要预防和注意什么呢?
夏至,为天地之间阳极转阴之时,是阳气最旺的时节,意味着盛夏正式开始了。
荆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杨胜利:“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应当重视养心,故在夏至节气起居养生方面,仍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合理午休,但需注意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在20分钟至30分钟之内。另外,在有空调的房间睡觉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运动调养,是夏至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但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也不利于健康。
荆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杨胜利:“夏至节气室外锻炼时,要避开烈日,避免中暑。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运动,以打太极、八段锦、散步、慢跑、瑜伽等活动项目为宜,不宜剧烈活动,以免大汗淋漓。同时,出汗时要避开空调房间,以免风寒侵袭。每日洗浴时要用温水冲洗,不可因贪凉而用凉水洗浴。”
另外,夏至时节切忌过量食用生冷,以防损伤阳气。
荆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杨胜利:“夏至的天气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暑湿之邪易耗伤脾胃,此时可以食用桑葚、莲子、莲藕、百合、绿豆等降心火养心阴的食物,可以顾护心阴。还可以食用如小米、燕麦、薏米仁、山药、芡实、赤小豆等健脾开胃、淡渗利湿的食物。暑热较重时,可以用荷叶、菊花、竹叶、薄荷、连翘等泡茶饮用,以消暑解渴。”
夏至之后迎来盛夏,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冬病夏治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治病指导思想,意思在夏季治疗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
荆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杨胜利:“夏季气温高是阳气最充沛的时候,是做三伏贴治疗的良好时机,为之后秋冬季寒邪引起的疾病预防做准备,属于‘治未病’范畴。适合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骨关节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风湿关节炎等,儿科疾病如小儿哮喘、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