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涮个小铜锅

2025-08-12 00:14:00

一场酣畅淋漓的雨,消了夏日的炎热。阴雨天应该配个火锅吃,有家店的锅底不错,就去他家。

天阴得低,雨点斜斜地打在玻璃上,从车的后视镜里看了一眼街景,艺术得很。薛家湾这座城,不大,从家到火锅店用不了多久。

店里人稀落。正巧店主在,聊了几句。

先点了锅底。锅底嘛,各有所爱:番茄的浓郁,清汤的素净,嗜辣的需麻辣红油在锅里捧场。汤底可变,那几种老味道加上蘸料能调出世间百般滋味。

人少,菜点的种类少。菜上得快,盘碟里的份量足。肉一片片铺在碎冰上,红白分明,灯底下泛着半凝固的光。尤其那盘羊肉,摊在冰上,像新剥开的红玉,纹理间嵌着一条白线,单看着就觉得美。问了店里管事的,说是吃地椒长大的跑坡羊。涮火锅一定要先涮肉。盘里的肉自带一种香,没有平常的羊膻气。筷子尖挑起一片,往那滚沸的汤里轻轻一涮,肉卷便舒卷开来,颜色变得快。蘸点料,一嚼,那蕴着大自然中风与露的香,在舌尖上施展着魅力。

鸭血原是好食材,可惜本地卖的都四四方方躺在塑料盒里,没有新鲜劲儿。记得在重庆吃时,是用小铝盆托着颤巍巍的一整块,深红欲滴,嫩得像刚凝住的血豆腐,筷子稍一碰,生怕碰碎了它。

各类交通工具使人类活动更方便快捷,以前北方的铜锅边,很少能有南方的海腥气。如今冰鲜的虾兵蟹将昼夜兼程,裹着一身寒气,也能到这小铜锅旁。点一盘虾,丢进沸汤,蜷曲变红,入口便是紧实的咸鲜。四通八达的路网,硬是把千里之外的风吹进了北方小城的火锅店里,让本地的羊肉旁边也卧上了远道而来的虾。这“山珍海味”涮在一处,嘴里尝出些幸福……

吃火锅,最容易过喉而忘形。一筷子接一筷子,小碟小碗地送进口中,待放下筷子,胃里才猛地一沉,过饱了。担心这份贪嘴后的沉坠,如今吃火锅,总要存着几分小心,不敢像年少时那般尽情地吃,怕在体重秤上,一分一毫地还回来。

喜欢火锅,但吃上一顿,那霸道的气味便像生了根的藤蔓,缠在发丝里,钻进衣裳里,久久盘踞。吃火锅这事儿,从来瞒不住人。那气味是最忠实的宣传员,但凡衣裳没换,相熟的人见面就会抽抽鼻子,笑问:“吃火锅了?”

我偏爱这一人一锅的清净。其实众人围坐的大火锅,吃起来更有味更热闹。一口火锅居中,众人围坐,汤鼎沸鸣,热气蒸腾,人声喧腾。各种食材在沸水里沉浮翻滚,像一方微缩的天下,你一筷,我一筷,捞起的哪里只是食物?明明是浓浓的情谊。

想起家中橱柜角落,放着那年从外地带回来的火锅底料,原封不动,早已过了保质期。本是当作特产郑重买下,如今却蒙了尘。它兀自躺在那里,像一桩未曾兑现的约定。

往后,不会再购买那些可能蒙尘的火锅底料了,真正的滋味不在密封的包装里,而在小铜锅里涮着新鲜食材时蒸腾的烟火气中。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作者: 刘雅娜

编辑:吴卓群

校对:裴承艳

审核:许欣

终审:折海军

点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