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他们“育”见未来

2025-06-04 11:19:00

  课堂上,老师使用智慧黑板和智能教学助手,为学生呈现课程资源和互动练习,课堂教学趣味横生;

  自习时,同学们使用“涪城智学通”,将待完成的作业逐一“打卡”……

  作为四川省首批智慧示范校创建单位,绵阳四中充分利用涪城智慧教育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情,从而助力师生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5月29日,记者走进绵阳四中,切身感受智慧教育为这所校园带来的活力。

  在七年级七班的英语课上,任利军老师利用智慧平台提供的课堂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复习过去式短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中还设计了角色扮演、填空、猜谜游戏、小组报告等活动环节,引导学生自由谈话,充分利用了智慧课堂软件展示突破教学重难点,和学生进行了有效互动。

  曾经,在这所学校里,老师用粉笔一行行写下板书,粉末飞扬。后来,老师用投影仪边写边讲,但依旧不够形象立体。

  而现在,一块巴掌大的屏幕就能连接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只需设置好课堂上的练习题,同学们就能立刻在“涪城智学通”逐一完成。

  “目前,我们的‘涪城智学通’经过七年级三班、七班试用后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提升了,而且还能即时查看课堂作业得分和清晰掌握已完成作业的不足,所以在六月初,我们就将在七年级实现‘涪城智学通’的全覆盖,后期逐渐实现整体覆盖。”绵阳四中教科室主任曾珠介绍。

  而对于老师而言,只需一台电脑就能实现全区域数据互通。在日常教学方面,学校全面融入了涪城智慧教育平台的各项应用,特别是智学网平台,能提供精确的学生学情数据。这使老师能够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而形成基于学生视角的精准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能够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布置个性化的辅导作业,以更好地支持教师的精准教学。

  教师借助平台,不仅仅为备课、讲课减少了负担,还能分层设计多样化作业,减少重复性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家长也能更直观地看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进一步推动家校融合教育的发展,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视角,我们能够更精准地制命题卷,这不仅提升了教学设计的针对性,还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曾珠表示,教师们可利用智学网平台的丰富题库资源,通过高效出题与组卷进行精准教学设计,组卷完成后,系统将自动生成电子试卷和答题卡,极大节省了传统制卷时间。

  技术赋能下的课堂,改变了老师的备课方式、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最终指向的是学生深度学习。

  “以前,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都不敢想,怕影响学习。现在,老师能设定我们使用‘涪城智学通’的功能,比如在课堂上只开放‘在线作业’这一栏,课后开放‘课外知识’和‘错题本’,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让我们更加自由地学习和探索,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对七年级三班的学生吕兴汉而言,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在和智慧平台“打交道”。

  如今,绵阳四中这所百年老校,正以数字技术为师生“减负”,以个性化手段助因材施教,推进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变革,校园里满是生机。

(涪江观察记者 周钰 文/图)

相关推荐